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快速提高-下载亚博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快速提高-下载亚博
当前位置: 下载亚博-亚博ag旗舰厅 >> 教育动态 >> 正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快速提高

2004年12月21日 00:00 

同志们: 
    这次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场会暨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是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专门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总结推广两年来鄂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中小学教学工作,动员全市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快速提高,努力实现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市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及近两年中小学教学工作回顾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部署,我市从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两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实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按照“积极进取、稳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方针,坚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来抓,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2002年,市教体局制定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总体规划,确定了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实施的主要内容、原则、步骤及保障措施等。2002年秋季,我市鄂旗作为自治区首批课改实验区进入课改实验;2003年秋季,东胜区、达旗、准旗、伊旗和杭锦旗作为盟市级课改实验区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秋季起,乌审旗和鄂前旗开始实施新课程,至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已全部进入课改实验。目前,全市开展课改实验的学校达到360所,参加实验的学生达到7.9万人,其中小学266所,参加实验的学生3.5万人;初中94所,参加实验的学生4.4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蒙语授课中小学起始年级也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按照规划,到2008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各年级将全面实施新课程。
    2、建立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为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市和各实验区都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规划本地区的课改实验方案,制定工作计划,部署改革实验工作,为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为保障课改经费投入,部分实验区设立了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基教、师训、教研、电教等职能科(股)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抓了课改工作的实施。部分实验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本校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3、加强师资培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市教体局制定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分别在鄂尔多斯教育学院、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和鄂旗、准旗教师进修学校设立了培训点,承担教师市级培训任务。各实验区也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和方法,对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课程理念到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和指导,使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保证了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鄂旗、东胜、达旗等实验区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校本培训的方式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市已完成了对所有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科任教师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理念开始发生变化,由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教学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促进学生发展型转变。
    4、积极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课改实验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依托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措施、新经验,为全市全面推行课改实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鄂旗是一个牧业大旗,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鄂旗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出一条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富有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投资办学,为课改实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近三年,鄂旗累计投资45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教育技术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旗中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大部分学校已建成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设施,计算机达到学生每18人、教师每5人配备一台,为实施课改实验创造了良好条件。2002年以来,棋盘井镇政府筹资30万元成立了“教育奖励助学基金会”,公其日嘎、木肯淖等地的企业家分别捐资82万元、32万元,建立了“扶贫助学奖励基金会”,棋盘井地区企业家捐资350万元用于棋盘井实验学校建设,全旗上下尊师重教的观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二是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把课改实验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从课改实验开始,旗委、政府领导就对课改实验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多次深入实验学校了解课改实验工作进展情况。旗教体局领导率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带头学习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2002年秋季,鄂旗作为自治区首批课改实验区,率先在全市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三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抓得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探索出了在县域范围内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实验过程中,他们把制定课改实施方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赴乌海市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鄂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意见》等6个子方案,确保了全旗课改实验工作有章可循、扎实有效推进。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新,坚持把新课改与“三课”活动有机结合,走富有地区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四是坚持把师资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来抓。他们在实施新课程实验前,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规划,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开展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按步骤开展师资培训。目前,全旗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接受了新课程培训,为推进课改实验工作提供了师资保证。五是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和示范作用。实施新课程以来,全旗教研员深入学校和课堂指导的时间达到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正在成为集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示范于一身的课改排头兵,初步建成了一支能够承担课改实验培训、指导和研究任务的教研队伍。2003年以来,市教体局先后在鄂旗举办了两期新课程师资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六是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他们首先从观念上摒弃了评价过于偏重学科成绩和用一把尺子甄别优劣的做法,确立了以发展变化为重点,注重发挥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评价理念,制定了《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综合评价,发挥了评价机制的导向和动力作用。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旗各学校和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高涨,立足新课程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正在有计划、多形式、多层次、大范围地展开,各实验校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蔚然成风,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推进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课程改革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独角戏”、“一言堂”的现象少了,与学生的互动多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教师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学生正在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变得更加爱学习、乐学习、会学习了,成为课改最大的受益者。在2004年4月召开的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交流会议上,鄂旗作为课改先进实验区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两年来,全市各课改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特别是鄂旗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加强教师培训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依托教科研、开展校本培训是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效途径;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全市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希望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予以坚持和落实,并根据实际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努力把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推进。今天我们在鄂旗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场会暨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就是通过现场观摩、典型经验交流,推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加强考核评价,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市对旗区、旗区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三级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监督和目标评价。一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市和旗区每年分别召开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全面分析、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二是加强教育教学目标评估,对旗区教体局和市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年终督导评估,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大对中考和高考质量考评力度,不断增强各级抓质量的责任感。四是实行教师绩效与切身利益挂钩制度,对教师教学业绩、师德师风的考评结果,均与教师的评优选先、晋职晋级、聘任等挂钩。五是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表彰奖励一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六是积极推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等教学改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各地区、各学校争先创优,比学赶超,抓管理、抓质量的浓厚竞争氛围,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实现新突破。据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普通高考一专以上考生上线人数达到4044人,上线率达到49.3%,比上年增加了1253人,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519人,上线率达到27.2%,比上年增加了1296人,提高了12.2个百分点;600分以上考生达到150人。全市本科上线人数比上年翻了一番,上线率创历史新高。
    2、初中教育稳步发展,中考成绩跨上新台阶。2004年,全市参加中考人数14639人,其中汉语授课考生13856人,中考成绩优秀率为0.4 %,及格率为21.6%;蒙语授课考生783人,中考成绩优秀率为4.2%,及格率为17%。全市中考汉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学科最高成绩分别为132分、148分、138分、72分、70分、54分、56.5分,汉语授课总分最高成绩为631分,平均成绩为347.7分;蒙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汉语文学科最高成绩分别为143.5分、149分、90分、80分、146分、61分、57分、140.5分,蒙语授课总分最高成绩为778分,平均成绩为393.6分。全市蒙、汉语授课中考成绩及格率、总分最高成绩、平均成绩,与上年相比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市小学教育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教学质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富有办学特色的学校。
    在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旗区及学校的领导对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够统一,领导不够有力,课程改革实验进展很不平衡。部分学校领导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不够,课改知识贫乏,思想观念守旧,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重大意义,仅仅把课改当作一般性的业务工作来对待,认为只要分管领导或业务处室抓就可以了,一味地等待、观望,对课改开展情况了解不够、关心不多、领导不力,致使课改进展缓慢。还有的学校虽有课改实施方案,但可操作性不强,实验过程管理措施不到位,实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二是课改实验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教学设备、设施不齐备,不能满足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需求,学生按新课程需要的活动场地、活动空间、活动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校本教材亟待开发,没有真正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三是师资队伍还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认识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新教材、旧方法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学中教师灌输多,研究讨论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知识灌输多,能力培养少;布置作业多,精神乐趣少。师资培训特别是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培训相对比较滞后,以校为本、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手段和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四是课改课堂的教学质量的优势比较单薄,深层次体现课改内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尚未展现。在教学中,知识传承与能力培养、激活课堂与落实“双基”、主体地位落实与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参与与教师的引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个性张扬与统一规范教学等诸多矛盾已逐步显现,而目前尚未寻求到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五是适应课程改革的评价和考试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不少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仍担心升学问题,使得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有所顾虑,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中去。
    教学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还不够深入、扎实。部分地区和学校领导没有把学校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在教学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少,缺乏探索精神,缺少管理创新,导致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教学质量差;一些学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不到位,重结果评价、轻过程监管,尚未全面建立起符合各地各校实际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结果没有真正与教师的奖惩挂起钩来,造成部分教师抓质量的动力不足、敬业奉献精神不强。二是学科教学质量不平衡,学生各学科成绩差距较大,制约着初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2004年,全市中考汉授物理、政治学科优秀率分别仅为0.25%、0.5%,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学科不及格率分别达78.4%、82.7%、94.4%、81.8%、69.4%,物理、政治、历史学科的平均成绩分别仅为26.5分、28.3分、28.8分;蒙授 英语学科优秀率仅为1.9%,数学、政治、历史、英语、物理、化学、汉语文学科不及格率分别达65.3%、86.3%、81.7%、90.9%、72%、76.4%、63.2%,政治、历史、英语、物理、化学学科的平均成绩分别仅为26.5分、23.2分、33.5分、37.3分、28.6分。三是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初中教学质量仍然偏低。根据2003年全市普通高考分析结果,全市普通高考汉授考生中,当年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应届学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为83.7%;450至500分的学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为66.9%,与500分以上的学生相差16.8个百分点;400至450分的学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为41.2%,与450至500分的学生相差25.7个百分点;300至400分的学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为15.9%,与400至450分的学生相差25.3个百分点;300分以下的学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仅为10.6%。全市普通高考蒙授考生一专以上上线率也大致与之相同,2003年参加普通高考考生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仅占当年中考考生总数的4.9%。这组数据充分说明,高中入学成绩(中考成绩)高分段学生的发展后劲远远高于低分段学生。从另一组数据来看,2004年,全市参加中考人数14639人,其中成绩优秀学生93人,占0.6%;及格学生(不含优秀)3118人,占21.3%;不及格学生11428人,占78.1%。根据近两年全市初中毕业生85%左右的升学率,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如果按每年中考成绩及格以上学生三年后全部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计算(根据近几年我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学生中考成绩分析,中考各科成绩平均及格以上学生只有部分能达到本科二批以上分数线),到2007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升学率也仅有21.9%。因此,初中教学质量偏低,将直接影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高考升学率的全面提高。当然,小学特别是农村牧区小学教学质量偏低,也是制约初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提高了,那么学生在高中阶段发展将会出现新的景象,必将会促进普通高考升学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四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意识不强,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部分旗区和学校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学生用计算机配置数量少、档次低,多数学校仅有计算机20至30台,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五是教学质量中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有不少学校领导对课程改革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深刻,导致思想上抓质量的意识不强,行动上抓质量的措施不力。还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甚至把抓教学质量与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对立起来,不利于本地区、本学校教学质量竞争氛围和激励机制的全面形成。
上述这些困难与问题,有的是课改实验中不可回避的,有的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这次现场会的推动,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努力开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着眼于应对21世纪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我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实验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各项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统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强化学校管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全面启动,梯次推进,思想先导,研训带动”的方针,以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实施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用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真正探索出一条依托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决不能犹豫不决,徘徊观望。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整体规划,狠抓落实。从今年起,各旗区都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本地区的课程改革与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要研究制定本地区的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的规划,制定实验与推广工作的总体方案和子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各旗区教育(教体)局长是本地区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基础教育的局长要全力抓好课程改革工作,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实际,及时研究解决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课程改革工作由基础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科(股)要切实负起牵头的责任,强化统筹协调,督导、民教、师资、人事、计财、教研、电教、教师培训等机构要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促进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的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课改经费,加强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安排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保障课改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实验学校要尽快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是本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力以赴抓好课改实验工作,抓紧制定和完善本校的课改实施方案,并最迟于2004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末付诸实施。
    加强对农村牧区学校课改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建立健全交流制度,积极推广送教下乡、城乡学校和教师帮扶结对等经验,促进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要针对各地各学校课程改革进展情况不平衡的实际,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带动功能,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认真做好教材选用与征订工作,坚持科学性、政策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为方便教学管理,全市统一课改实验教材,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不得自行选定教材。积极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要主动联络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各实验学校要通过开放课堂、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等途径,把新课程的理念、课堂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展示给家长、社会,形成有利于课改实验推广的环境和氛围。
    (二)狠抓师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
    新课程培训是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把培训贯穿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本地区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培训内容、形式及培训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方面加强指导和管理,并督促落实。要认真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抓好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校长、分管教学领导、教师和教研员四个层面的培训,校长培训侧重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等内容;分管教学领导培训侧重于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内容;教师培训侧重于教学观念、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策略等内容;教研员培训侧重于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学分析和评价等内容。在培训方式上,要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观摩、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微观协调作用,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的协调配合,建立研训一体培训机制,促进师资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各实验区不仅要对新进入课改实验的教师加大培训力度,还要对原有实验教师进行经常性、跟踪性培训。今年寒假期间,各实验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对本旗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的推进,仅仅靠几次集中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校本培训为抓手,立足学校开展培训和教研,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个人学习、实践与交流合作以及获得专业指导的基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开展以校为单位的教师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设施设备的配备,以提高信息化促进课改实验与推广工作。广大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有条件的可参考名师、名家讲座备课,而后向学生讲授。各级教研机构要把课程改革实验作为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研究、指导和督促检查,切实提高新课程实施中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广大教研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指导和实践,做课改实验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改实验中,课堂是主阵地,教学是关键环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各级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始终坚持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去落实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课例研究,及时发现总结课改课堂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二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引导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强压硬灌的“战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考核评估办法。各级教研机构要结合实施新课程,进一步完善“三课”活动评估方案,努力把新课改理念贯穿于“三课”活动全过程。四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教学设计为整合的重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促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的方式达到最优化。
    (四)突出重点,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评价和考试制度是课程改革实验推进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所在。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体现新课程的质量观和教育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自治区教育厅将在广泛深入调研,征求课改实验区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关于评价的方案。市里也将依据自治区出台的评价方案,结合我市课改实验的实际,制定符合客观、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案,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促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希望各课改实验区、实验学校和教师为此献计献策,并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的中小学评价办法,为市里乃至自治区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五)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
    民族教育是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各旗区教育(教体)局在推进本地区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的进程中,要从民族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出发,在实验教材的选用、教师培训、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要进行统筹规划,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教、民教、师资等职能机构及教研、电教、教师培训等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积极推进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要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工作,加大投入,加强民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切实加强民族中小学新课程师资培训,充分依托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和旗区教研机构,严格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认真扎实地完成对蒙语授课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为民族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要积极创造条件,选定蒙汉兼通的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蒙语授课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者,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六)积极探索和实践,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成功经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的全新的改革,没有任何现成的课改实验模式,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探索和实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特别是校长在课改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一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从课改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课改实验过程中,广大校长和教研员必须深入课改一线,加强研究、管理与指导,在与教师、学生的充分接触和交流中理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要从与先进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我市已初步发现和培育出一批课改实验先进典型。目前,鄂旗在课改实验方面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形成了课改实践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全市课改实验的大面积推开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希望全市其他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要认真学习、借鉴鄂旗乃至市外先进地区和学校在课改实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创造性地工作,力争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要建立课改实验督查、调研、指导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监控与指导,分管基础教育的局长特别是基础教育科(股)和教研机构要切实抓好课改实验的研究、指导、总结与推广工作,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改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加强对课改实验的研究与指导,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课改实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课改实验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尽快培养和树立一批课改实验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我市课改实验的全面实施。
    (七)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整体教学质量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是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目标管理,实行学校办学质量责任制,是我市近年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举措。今后,市教体局要继续以中考评价为主要手段,加强对初中教学质量的检测、分析、评价,强化过程监督与终结性评估,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旗区教育(教体)局要在进一步抓好初中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采取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教学质量分析、加强考绩评价等措施,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切实为初中阶段教育输送更多的合格生源,从而形成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良性循环互动机制。实行应届毕业生中考参考率达标制度,市教体局要继续把各初级中学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的学生数作为考核评价旗区和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第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各中小学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工作上,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研究、指导,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典范。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要求、教学指导、教学检查、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科研等规章制度,规范对教学工作的管理。要制定教学目标体系,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学校教学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落实到年级、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科。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以评价促落实、促发展,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有序。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研究,建立一套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强的规章制度,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努力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由重管理轻指导到管理与指导并重转变。
    第三,加强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办学水平。立校靠常规,兴校靠科研,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各学校要站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最前沿,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科研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和阵地作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将教科研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一个课题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各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分析和评价,加大视导力度,改变视导方式,实现由常规性视导向研究性视导的转变。广大教研员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将工作重心由指导或检查变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
    同志们,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即将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我们要站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勇于实践,锐意进取,扎扎实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工作,努力开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局面。

上一条:2004年“蒙科立杯”和“明安途杯”全市蒙古文多媒体教学软件评审结果揭晓
下一条:在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场会暨初中教学质量分析会上的总结讲话

【】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

网站地图